cover_image

VR 未来教育,让好奇心激发内驱力

曼曼 伟才教育集团
2022年02月22日 02:28

图片


科技改变教育



科技改变生活的同时,正在悄悄地颠覆我们的教育。科技赋能教育,用科技实现对当前教育方式的创新与迭代,优化教育内容、教育场景、教学模式,提升教育品质。紧跟时代的步伐,5G、人工智能编程、VR虚拟现实应用于教育,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与时代前沿的科技接轨,将孩子培养成未来能够适应社会的人。


图片


全国两会在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推动教育资源公平化、教学质量优质化、家园共育同频化的政策背景下,VR虚拟现实技术和教育深度结合已然成为了一种教育创新的趋势,推动着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们减负增效,打破现实环境和空间、时间等因素的约束,形成教育“线上+线下”联动的新模式。


尊重孩子天性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育孩子需要顺应他们的天性,按照他们的意愿,让他们成长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在学前教育阶段,激发孩子爱玩的天性是老师和家长的主要任务,让爱玩的天性引导孩子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


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观察、触摸、感觉、倾听等感官的认知,进而思考与尝试,再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然而,现实教育中,很多老师和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尊重孩子天性”这一点的重要性,盲目追求孩子知识、技能的积累,忽视孩子们具有创造力的行为,扼杀孩子的天性。


近年来,教育政策正在逐步引导学校、教育机构把学前教育转移到孩子的天性开发上来,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积极天性的教育理念正是诠释幼儿教育主旨的核心。


图片


积极天性是人类独一无二的优势,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特性,儿童积极的天性体现在审美力、创造力和共情力三部分。


Aesthetic

图片

审美力

图片

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能够领悟别人领悟不到的东西。

Creative

图片

创造力

图片

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 新概念、新事物。

Empathic

图片

共情力

图片

能够理解别人的感情、感觉、意图的能力。2岁半的孩子就具备了同理心。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曾表示,在儿童阶段的教育应该以人性中蕴含的积极天性培育为主,在孩子认知和思维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拓宽认知、提升兴趣来培育孩子的积极人格和心智发展。


图片


孩子对于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积极天性的教育理念倡导将孩子的好奇心转化为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他们积极、快乐地学习。


VR 未来教育



图片


VR未来教育倡导在玩中学,通过有趣的教学场景,塑造孩子的兴趣模型,激发孩子的积极天性。


图片


720°沉浸式互动体验教学,给予孩子们身临其境的教学体验,从北极看冰川融化,到非洲穿越热带雨林,到侏罗纪公园看恐龙等科幻场景,足不出户也能让孩子抵达难以企及的地方。


图片


将孩子难以理解和想象的主题设计成交互游戏,孩子们通过手柄去触摸和操纵各种物品,还可以跟太空、天体进行互动,容易让幼儿代入相应的场景,有助于记忆的形成和深化,激发幼儿的探索欲与好奇心,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图片


通过VR,孩子们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跨越时空的探险,遇到不受地域限制的动物朋友,还能够安全实操生物、化学课程......VR未来教育让孩子的好奇心触达更多领域(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最终汇聚为他们的兴趣模型。


总而言之,VR未来教育通过游戏化的体系,持续激发孩子的探索精神;通过实时的激励反馈,培养孩子专注于学习效果的习惯;通过全景的画面呈现,形成孩子积极探索、专注目标、积极认知的三层品质,引导孩子积极天性的养成。


图片


其综合课分为大、中、小班,涵盖了生活常识、科学探索、数学逻辑、艺术启蒙、自然现象、人体解密、恐龙考古、生物认知、安全教育等九大主题。


图片


授课方式多种多样,老师教学可以采用技术展示、互动游戏、绘本讲读、观察实验、创意美术等方式,结合VR内容,真正做到“绘声绘色”传授知识。


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填鸭式教育方式,用VR技术能很好地把传统教育理念更加形象化,让孩子通过游戏的方式就能理解其中关联,了解到每个学科的魅力,让课堂生动有趣。


在VR未来教育,兴趣带来的内驱力,加上积极天性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孩子的心智越来越强大。


图片


激发小天性,启迪大梦想。让梦想离孩子更近一步,让每个孩子都找到他自己。




— 往期回顾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The end
图片
育儿锦囊 · 目录
上一篇闭眼入!教育部推荐347种幼儿图画书,文末有完整书单下一篇开学季,如何缓解孩子出现分离焦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伟才教育集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